水果摊主:用真秤要亏到卖房 缺斤少两这也太让人气愤了

大学生质疑10元3斤水果缺斤少两,摊主:都这样,卖水果用真秤会亏到卖房。近日,贵州花溪大学城,商贩叫卖“水果10元3斤”,大学生质疑缺斤少两。一学生当场验证,商贩称3.9斤的水果,在超市称时不到2斤,缺了一半。没想到商贩大方承认,称如果用真秤会亏到卖房。

水果摊主:用真秤要亏到卖房 缺斤少两这也太让人气愤了

缺斤短两被当场揭穿之后,还理直气壮地宣称“都这样”,脸皮也算厚到一定程度了,简直不知“羞耻”二字为何物。并且,无良商贩不是一般的缺斤短两,而是克扣一半,下手也够狠的。这跟明抢有什么区别?

实际上,从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看,缺斤短两的现象确实较为常见,并非只有贵州一地存在,也并非只有卖水果的是这样。特别是在学校和火车站周边、旅游景点等特殊区域,问题尤其严重,甚至形成了“行规”和潜规则。

“卖水果用真秤会亏到卖房”,其潜台词无非是说:市场竞争太激烈我价格定高了没人买,所以只好把价格定低一点,叫卖起来更有吸引力。没有人做赔本买卖,谁都要生活、要养家糊口,商家为了不赔钱,就只能“堤内损失堤外补”,从秤上将损失和利润找回来。乍一听,似乎有几分歪理,其实不然。价格高低,是明码标价,在明处;而秤上的玄机,却在暗处,属于暗箱操作,缺多少、少几两,全凭商贩定夺。消费者买了高价商品,吃亏在明处;被窝了秤,吃的却是暗亏、哑巴亏。

水果摊主:用真秤要亏到卖房 缺斤少两这也太让人气愤了

市场经济的规则是双向选择、市场调节,但绝大多数时候,消费者往往只行使议价权,也就是可以跟商家讨价还价。至于定价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则更多地掌控在商家手里。先故意将价格定低,把消费者忽悠过来,然后通过在秤上做手脚狠宰一把,这其实是挖坑欺诈的套路和手法,既丧失诚信,也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切身利益,涉嫌违法。

缺斤短两是谁的“行规”?当然是黑心商贩的,是某些缺乏自律的行业的。而我们最不想看到的,是某些监管部门也有这样的“行规”、某些地方有着这样那样的地方保护主义。对缺斤短两的“行规”,要调查、要处罚、要出台行业自律规范,否则就是纵容。

“卖水果用真秤会亏到卖房”,是狡辩更是讽刺——对消费环境的讽刺,对诚信缺失的讽刺,同时还有对市场监管不力的讽刺。很多消费领域的问题之所以形成痼疾和“行规”,管理部门态度暧昧、管理不力乃是最主要的原因。如果他们总是抱着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不改变,甚至吃人家的、拿人家的进而充当保护伞,这样的哑巴亏消费者恐怕就会永远吃下去。要彻底清理这样那样的混账“行规”,应当先从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监管和问责开始。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
返回首页  留言反馈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v.hahacn.com 联系邮箱:beadszhou@qq.com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

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说明具体情况。

联系邮箱:beadszhou@qq.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