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蛙养殖技术(中国林蛙林下养殖技术)
中国林蛙林下养殖技术
1 生物学习性及生态分布
中国林蛙的外形如青蛙,头长、宽相等,吻端略突出于下颌,后肢长、蹼发达,善跳跃。四肢有清晰的横纹,体色随季节而变化,一般为褐色,土灰色散布黄色及红色斑点,鼓膜处有一深蓝色角斑,肤面乳白至乳黄色散有红色斑点,背部褶在鼓膜上方。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各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青海、甘肃、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
2 生活习性
林蛙半年喜在水中生活,每年从 10 月下旬~翌年 4 月上旬,约 140~170d 生长在流水的石缝中和石头下越冬冬眠,一般在清明前后解除休眠,随河水上升,雄蛙上岸找净水区,并利用鸣叫声引诱雌蛙,开始交配产卵,卵先产在水较浅的水池边或枯草中,经 5~8d 孵出蝌蚪,刚出蝌蚪以卵膜为食,以后吃一些动植物碎屑和水中的浮游生物及草炭土等,约经 70d 的发育,脱掉尾巴长出四肢,开始陆栖生活,以各种小昆虫为食。
3 林下养殖技术
3.1 场地选择
场址选择在具有林蛙不同生活时期所需自然条件的地方,以免引起蛙群搬迁。饲养地要有山、水、草、木。场址选在两山夹一沟的凉沟,林木茂密成片,常年流水不断,沟河上游无污染,沟宽 500m左右。
3.2 建产卵池
产卵池也就是孵化池,应在前 1 年建好,也可利用现成的方塘和小塘坝做孵化池。孵化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地方,池身中下部用宽 50cm、高 50cm 的土垄围成长 10m,宽4m的长方形池子,水深 30cm为宜,池水要求干净,日流不超过 1m 3 水量,以利提高水温。在漏水的地方修成单排单灌式孵化池,先修 1 条小沟,让孵化池排在沟的两边,每个池子与水沟边留有通水口,便于池水流通,水口边用铁沙网或纱布封好,防止蝌蚪流出。在每个水口下游用石头修一拦水小坝,以便补充漏排水量。
3.3 捕捞蛙卵
在 4 月初林蛙结束休眠时捕捞,每年 4 月初(清明前后),在气温较高的阴雨之夜,对出蜇顺水至下游,上岸交配产卵,此时宜于捕捞种蛙。捕捞时可在河沟里修一小坝,并留一小流水口,让水形成落差,在水口下方安装捕蛙笼,在种蛙顺水流过水口时,便落入捕蛙笼里,将捕捞的种蛙及时转放到孵化池里,在池的四周打木桩围塑料布,底边用泥土压死,以防种蛙外逃,也可将种蛙放在特制的产卵篓里,篓底直径60cm,每篓放 50 对,篓座于池水中间,再将所产卵块取出,将产完卵的雌蛙放掉,雄蛙收回篓里,使其继续与雌蛙抱对,也可收集散产的卵,放入孵化池内集中管理孵化。
3.4 培育蝌蚪
在水温 16~18℃时,4d 左右孵出蝌蚪,在寒冷的夜晚池面要加盖塑料薄膜,防止孵于水面上的卵块冻死,蝌蚪孵出3d 后开始取食,第 5d 应开始投放蛙料,每万只投豆渣 2kg,1周后投第 2 次食,每万只投放鱼粉、血粉和动物肉屑 0.5kg,玉米面和豆饼混合浆 2kg,以后每隔 1 周投食 1 次,每次比前一次增加玉米面或豆饼 0.3kg,动物食料不变,投煮熟和发酵后的蒿草、野菜等青饲料,定期更换池水,保持水池清新,氧气充足。
3.5 幼、成蛙管理
6 月下旬,当前脚开始伸出时,即停止投食,幼蛙上岸不久,就要离水上山,陆栖生活,生活能力开始很弱。这时可在池埂上、山坡旁放一些畜、鸟粪、青草之类,发酵后用来引诱昆虫供幼蛙捕食,10 月上旬霜降前后,林蛙开始冬眠,应对河床进行整理,清除河沙,增加大的石块,并在水流漩涡处或河床拐湾的地段两侧挖一些内大外小的人造洞穴,穴口要浸入水中,为冬眠做好准备。
4 注意事项
(1)冬季严禁破冰捕蛙,避免冻死林蛙。(2)夏季应设专人看管,严禁化学药剂和机械捕蛙捞蝌蚪。(3)预防禽兽、蛇捕食蝌蚪和幼蛙。(4)捕蛙时应当按“护、养、猎”并举的方针进行,保护好蛙种和资源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