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赌博赌博,越赌越薄。”徐富贵是作家余华笔下小说《活着》的主角,他的一生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如果要说起他是如何从一个富贵之家的少爷变成一个孤苦伶仃的老人,那就离不开他年轻时沾染的恶习——赌博。

而这种利用人性贪婪的弱点展开的活动,从古至今从未消失,不知多少人一夜之间倾家荡产,而最可怕的还是有针对性的赌局,说是“赌”不如说是“局”。

可是民国的骗术奇谭在如今仍盛行,让人在浑然不觉中失去所有财产,步入局中被骗,还对骗子感恩戴德。

祸起萧墙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不是说它的辞藻华丽,而是它为我们展示了封建社会的真实生活,里面也不乏为人处世,经世致用的道理。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在《红楼梦》里我们看到了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贾家的败亡,其中最振聋发聩的莫过于作者借探春之口说出的“自杀自灭,一败涂地”的结论。

不论是小家还是大家,败亡的原因往往起源于内部,而不是外部。在民国时期就有这么一批人,他们和受害者关系亲密,却又为了利益勾结外人,一同加害朝夕相处的受害者。

民国是一个特殊时期,既有封建思想的残余又有开放思想的兴起,两种思想的激烈碰撞改变了人们生活的面貌,而那些高门大户的庄园就像是一个个思想上的堡垒,企图用一道道高墙将自己隔离,接着纸醉金迷。

如果说这些深宅大院的主人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那么大院里其他的人可就是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时局的动荡,清朝时封建的主仆关系也在崩溃的边缘,没有了人身约束的存在,主仆之间从当初的人身依附过度到了一种雇佣关系。

这是的“主人”和“仆人”不再是利益上的共同体,而是一种关系微妙的存在。

当有巨大的利益摆在人们面前时,总有人不惜违法犯罪,更何况在当时那个混乱的年代,有着“合规合法”的手段——赌博。

因为时代的变化,让民国时期涌向了不少畸形的社会关系,在这种社会关系的影响下,不少受够了奴役的的仆人,萌生了翻身做主人的想法,但对他们而言,只是想取代之前的“主人”,并不是为了解放受这种封建关系奴役的人们。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为了实现自己的“小目标”,他们串通江湖骗子,为主人家设局,通过“合法”的手段骗取家财。

请君入瓮

雇佣仆人的主人家还保留着封建时期的信任,他们对世世代代跟随自己的仆人有着特殊的感情,虽然不是平等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出于对财产保护的关心。

但是在很多时候,主人的决策往往会受到仆人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如果主人精明能干,也许一家人可以同舟共济,但是如果主人昏聩,那么总有人要“上位”。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管家往往是大院里最受主人信任的人,虽然是仆人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合作伙伴”的关系。主人在外奔走,家中大小事务就要靠管家操持,主人力有不逮,管家甚至还有权力经营产业。

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和权力,也让管家成为了一家之中最危险的人,如果一个管家想要图谋家产,他只需要“尽心尽力”的操持家业就好。

这种骗局的经典套路往往是建立在主人家人丁单薄,没有亲戚帮忙打理的情况下。管家顺理成章地替主人家,打理着家里家外的一切事物,精明能干的管家都让主人十分“省心”。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一般的大户人家如果没有什么恶习,靠着家里留下的财富,整日纸醉金迷也可以养活几代人。

但是,俗话说得好“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的学不会,坏的一学就会。

管家会假意为主人结交“朋友”,让这些朋友带着主人花天酒地,而自己则尽心尽力地保持着家里的正常运转,让主人放心玩乐,时不时的给予“善意”的提醒,加强对方对自己的依赖。

然后指导着主人去赌博,当然这一切也都是安排好的。一开始总是输多赢少,让刚刚接触赌博的主人尝到一点甜头,然后就是赌博的经典套路,赌注不断加大,白花花的银子不断地刺激着参与赌博的人的神经,有时是放长线钓大鱼,一步步拉人入坑,让他慢慢接受事实。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输了也会心悦诚服地把家产双手奉上,心急的往往是一夜之间就输得倾家荡产。

这时“念及旧情”的管家,又会“好心”地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安抚倾家荡产的主人。

帮助他们远走他乡,最好再给他们置办一些田产,让他们永远不要回来,甚至一生都对自己感恩戴德。

至于不念旧情的干脆直接把主人一家赶出家门,自己堂而皇之的关上大门,取代主人一家。

很多赌局实际上就是骗局,处心积虑的谋划让人防不胜防,更何况一切都是来自一个最信任的人。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这样的骗局在民国屡见不鲜,甚至没有什么成本,但就是防不胜防,因为人的欲望总是在怂恿着我们做出错误的决定。

明明知道一旦上了赌桌,注定会输,但又有多少人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最可怕的不是骗局,而是明知道是骗局还无能为力。

结语

骗局有时不需要多么高明,就像从未消失的短信诈骗一样,总有人会心甘情愿地上当。电视里反反复复地上演着同样的悲剧,但是悲剧还是会降临,是因为我们不够警惕吗?

大多数情况下恰恰相反,我们足够警惕,明目张胆的骗局伤害不了我们,但是处心积虑的“善意”才会让我们沦陷。

骗术奇谭(民国骗术奇谭)


现在的骗局和民国的骗局没有什么不同,往往都是被最信任的人伤害。他们打着各种各样的感情牌,所做的一切都是出于对你的关心,一口一个“家人”但他们眼里只有生意。

上当受骗不是因为愚蠢,而是因为善良,看似魔幻的事情却在天天发生,这些人的存在伤害了整个社会的感情,不是我们不相信爱,而是现在的“爱”太过泛滥。


本文由网络整理 ©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
返回首页  留言反馈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附说明联系底部邮箱,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v.hahacn.com 联系邮箱:beadszhou@qq.com

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本站不存储、不制作任何视频

不承担任何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健康性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若本站收录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说明具体情况。

联系邮箱:beadszhou@qq.com 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